媒体看贵德|用生态“底色”描绘“青绿”贵德
阳春三月,漫步贵德县城,绿色连绵,春色醉人。
走在贵德县德文化公园,沿着绿荫小道一路向前,沿途杨柳依依、花团锦簇,仿若置身于画卷之中。登高远眺,蜿蜒黄河穿城而过,在春光中泛起粼粼碧波,贵德县城则在山水之间,美不胜收。
山水相依,景城相融,折射出的是近年来贵德县牢固树立和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众志成城加快建设山水相依的生态之城、文明之城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如今,贵德县再度锚定目标,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地”建设要求和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将贵德打造成为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县、示范县”目标,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谱写贵德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厚植绿色根基精心打造城镇美丽生态
3月26日,在贵德县德文化公园,王先生带着妻子和孩子享受着春日的暖阳。“对于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贵德人而言,这个公园承载了太多的回忆。”王先生说。在散步中,王先生一边向孩子介绍着记忆中的公园,一边感叹着这个小县城发展的日新月异。
同样的感触,对于刚从上海回家的刘先生来说也尤为深刻。“一出家门不远处就有公园,早上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晚上欣赏城市夜景,住在这样的县城确实非常舒适。”刘先生表示,住在贵德越来越有幸福感了。
刘先生的幸福感,源于贵德县城市品质提升带来的惊喜变化。
贵德县将“植绿护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按照既完成绿化任务、又美化人居环境的要求,大力开展“大树进城、小树上山”工作,通过绿地设计、建设、养护、管理等方法,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绣出生态宜居的美丽贵德。
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4.32万亩、封山育林5.3万亩、森林抚育4.03万亩,义务植树240万株,累计完成国土绿化13.65万亩,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绿肺”功能,把绿意持续向群众身边延伸。
着力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4.4亿元,实施了保宁路、进港路等城区道路,天然气管网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路网更加优化、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全县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
兴业富民“绿色经济”发展有声有色
生态兴则百业兴。如今行走在贵德大地,处处可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通过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贵德已经照进现实。
通过实施生态工业工程,深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加快传统企业改造步伐,全县低耗能、环保型工业企业不断增加。
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坚持生态保护红线,有序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公益林保护等修复项目。巩固完善“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清理整治生态管控范围内的“四乱”问题,确保河清岸绿。实施生态城市工程,积极推行县城“精细化”管理,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管理模式。
走进位于贵德县新街回族乡麻吾村的贵德麻吾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偌大的牛棚内十分干净,畜棚里的味道也不刺鼻,正在牛棚“巡查”的合作社负责人马贵虎正忙着收拾畜棚。
为了环保发展两不误,马贵虎对合作社的畜棚进行了升级改造,不仅搭建了雨棚,还建起了专业的堆粪场,所以不仅畜棚变得干净,养殖场气味也比以前小得多。
马贵虎合作社的升级是贵德县农牧业标准化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实施生态农牧业工程,贵德全面实行舍饲禁牧,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加快实施土地流转,扶持发展特色种植、高效养殖、林下经济、饲草产业,“绿色经济”效益不断显现。
乘风踏浪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只有新起点、没有最终点。”未来,贵德县将用生态文明的钥匙开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门,在全州生态发展中贡献贵德力量、体现贵德作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