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真干实干苦干】以“六项工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

2024-07-22 09:43:37 贵德县委统战部 点击:[] 字体:

2019年12月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以来,贵德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主线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主线,突出大众化、实体化和人文化,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大工程”,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寺院、进家庭、进市场、进景区、进网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持续巩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民生红利充分释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融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发牢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空前增强,开创了民族和睦、人民和乐、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截至目前,在省级层面,成功命名省级示范乡镇3个,示范社区2个,教育基地2个;在州级层面,先后创建州级示范区示范单位181个,教育基地7个,社区“石榴籽家园”7个;在县级层面,命名县级示范区示范单位359个,教育基地8个,社区“石榴籽家园”11个,示范单位创建率达97.8%。先后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先进个人4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6个、先进个人6名,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54个、先进个人101名,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52个、先进个人107名,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共同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热情,持续推动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以“基础工程”为保障,在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上彰显新担当。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县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把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内容,纳入“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在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考察、政治巡察等测评指标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推动中央和省州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在贵德落地。组建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县人大对《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海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创建活动中的桥梁纽带和生力军作用,形成了政治引领、党建统领、党政同责、社会同创、全民共建的创建工作新格局。

二、以“人心工程”为基石,在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厚植新优势。把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全县中小学课程中全面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推普工作得到国家部委充分肯定。开展迎新春社火大赛、藏历新年文艺演出、民族传统射箭比赛、舞龙舞狮大会、“春耕文化节”等传统文化活动,举办政策宣讲、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个、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非遗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2项,开展“非遗”“文博+文物”、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文化传承活动,各族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五个认同”明显增强。

三、以“德政工程”为支撑,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谱写新篇章。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认真践行“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重大要求。县域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6.9%,黄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工作获得省政府激励支持。“名校引领·城乡联盟”校联体项目入选省级特色人才项目,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健康县,累计转移城乡劳动力7.41万人次,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7.9%,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5869元、增速达到16.3%。在全省率先启动“田长制”试点,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功创建清清黄河4A级景区、藏蜜工业旅游3A级景区,获评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四、以“和谐工程”为载体,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上勃发新气象。在文旅体融合发展中深化“三交”,环湖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国际品牌赛事活动和黄河文化旅游季、贵德六月庙会等民间传统活动每年定期推出,天下黄河贵德清旅游推介会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南通、广东等20多个城市成功举办,各族群众在广泛参与全域旅游新业态中共创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路径进一步拓宽。在跨区域协作中拓展“三交”,建成全省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北京、安徽、江苏、广西、西藏等省内外200多个团队及农牧民群众、游客和社会各界人士近3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与广西港南、江苏南通等地区和单位签订22个促进各民族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框架协议和支援帮扶协议,共同探索促进新时代各民族跨区域多领域交往交流交融的协作模式。

五、以“系统工程”为抓手,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开创新局面。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在调解利益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政治功能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五力提升工程”,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比例达到88.5%,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建成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8个,与毗邻6县12乡(镇)签订平安边界协议。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66个、完成协商议事典型案例268个。全力巩固和推动“一核多元共治”基层宗教治理成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牢牢守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六、以“品牌工程”为突破,在进一步激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活力上取得新进展。立足“尊道贵德”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按照“一校一特色”“一村一亮点”“一社区一品牌”思路,聚焦“九个一批”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品牌矩阵。“人文河阴”“灵秀新街”“魅力拉西瓦”“儒雅教育”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品牌不断涌现,“移动办公桌”“社区微型就业服务站”“红色物业”等社区“石榴籽家园”服务品牌蓬勃发展,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大史家光荣历史展览馆、常牧镇周屯村史教育馆、县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主题突出、影响广泛的省州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相继命名,成为展示贵德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各界参观学习和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

砥砺奋进新征程,扬帆起航再出发。贵德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呈现出向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稳步推进的发展态势,关键在于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得益于中央和省州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县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推动,得益于各族干部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全力支持。下一步,在助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征程上,贵德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十项行动”,持续探索推动创建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径,力争到2025年,将80%以上县级示范区示范单位打造成州级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5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打造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努力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走在前列,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作出贵德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