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黄河梨花小镇”中国·青海贵德第十届黄河文化旅游节 4月10日盛大启幕

2015-03-26 15:07:30 贵德县委宣传部 点击:[] 字体:

朋友到过贵德吗?想必见过梨花堆雪的盛景吧。又是一年春将至,沉寂了一年的贵德梨花又竞相绽放,那一簇簇如云似雪的梨花如从天降,留住游客的心,挽住游子魂牵梦绕的乡愁。

4月10日“黄河梨花小镇”青海·贵德第十届黄河文化旅游节将盛大开幕,届时举办的油画、摄影、书法展让文人雅士留连忘返,车展、篮球、射箭、青年歌手大赛、美食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更让时尚达人的你梦绕魂牵。四月,让热爱大自然的我们结缘贵德,观清清黄河,闻淡淡花香。让那朵朵缕缕清香伴你游赏贵德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中国·青海贵德黄河文化旅游节”自200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九届,旨在拓展“高原梨都”的旅游文化底蕴,延伸“天下黄河贵德清”的优势旅游资源内涵。

旅游产业完成华丽转身

近年来我县狠抓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休闲度假功能,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2014年投资1110万元的安多第一拉则群正式投入运营,投资1.5亿元的松巴民俗村、千姿湖湿地公园项目进展顺利。去年投资3380万元,重点实施了黄河南岸景观道路改扩建、县城旅游星级厕所、停车场等建设项目。旅游服务接待方面,投资1.3亿元的金河源国际酒店和黄河逸园酒店正式投入运营,投资2.8亿元的24K国际大酒店、龙翔大酒店、新世纪商务宾馆、河滨快捷酒店等项目进展顺利。投入资金3782万元,新建农家院20家,提档升级农家乐50户,逐步构建了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旅游接待体系。着力推进文旅融合,七彩峰丛地质公园实景演出从去年“五一”开始试演,《鹿舞》、《则柔》于每周双休日在地质公园、中华福运轮景区常态化演出,老年艺术团、秦腔艺术团等民间曲艺陆续进入各大景区展演,逐步形成了以生态为支撑、以文化为引领的贵德旅游综合新业态。强化旅游宣传推介,成功举办了中国·青海国际(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第九届黄河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赛事活动,在华中、西南地区8个重点城市举办了旅游推介活动,在乐途等旅游视频和全国15列列车、北京市150辆公交车上发布了贵德旅游广告和信息,与青海新闻网合作开通了贵德旅游网,在《自由自在》杂志上开辟了贵德旅游专版,极大提升了贵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创新服务机制,开展旅游管理、酒店接待、农家院服务、景区导游等各类技能培训3期,培训人数达400人(次)。加强旅游市场管理,继续加大对客运市场、出租行、酒店、餐饮业的整顿力度,规范农家院服务管理,促进了贵德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在县游客服务中心、各景区景点安装了门禁系统,实现了重点景区通票制和智能化管理。去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23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和21%。

近年来,我们以四月梨花为媒,传“梨都”之情;以清清黄河为媒,扬贵德之名;以中西文化为媒,显丰厚文化底蕴;以名人雅士为媒,树高原“梨都”之形;以地域风貌为媒,传贵德山水之奇;以民族文化为媒,展高原民族风情,为打造“中国高原梨都”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河滨公园,一场盛大的“梨花艺术节”庆典拉开了贵德旅游业的序幕。贵德县在成功举办了六届梨花节后,于2004年更名为“黄河文化旅游节”直到今天。

高原生态农牧业日渐兴起

历时十七年的发展,贵德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仅去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类支农惠农资金2.7亿元,“多予少取”让农牧民的担子更轻了,有力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稳定。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继续加大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抓住水利部援建贵德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现代水利示范县建设,去年投入资金2.3亿元,重点实施了马什格羊水库、拉西瓦灌溉以及河道防洪、渠道维修、饮水安全等水利项目18项,新增防洪堤22.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76万亩,解决了5938人和6.4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去年我县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安全生产先进县。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350万元,新增耕地3500亩,农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投入资金9100万元,实施了尕让110千伏变电所、常牧镇无电光伏电源等电力改造项目,使农牧区电力覆盖和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投入县级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1300万元,并整合其他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64亿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100栋,建成千亩以上露天蔬菜种植基地3个,百亩以上基地9个,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75万亩。以“牧繁农育”为重点,大力实施“百千万”养殖工程,完成草场围栏80万亩、人工种草3.35万亩、畜棚1400座,新建规模化养殖场9个,使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成功举办了贵德蔬果采摘暨绿色农产品展示节等活动,“贵德辣椒”等绿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继续深化农牧区改革,优化农牧区生产关系实现形式,实行使用权与经营权分离,全县累计流转土地5.3万亩、流转草场50万亩,分别占全县土地草场总面积的27%和14%,在解放农牧区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农牧区经济的发展活力。新组建专业合作社23个,使全县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23个,促进了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2014年,贵德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引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4年贵德县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总支出的76%。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4人,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89万人(次)。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社会保险扩面目标完成率达100%,向全县城乡低保户、五保供养、老龄群体、优抚对象等发放各类补贴4688万元。完成公共租赁住房876套、农村奖励性住房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450户,向全县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安排廉租房851套,分配公租房459套。投入资金9306万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改建、标准化食堂设备采购、幼儿园新建与改建等项目。狠抓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高考上线率达98.8%,继续巩固“两基”成果,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和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工作。认真落实新农合筹资调整政策,将城乡居民人均筹资标准从470元调整提高到510元,全县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率均达99%以上。规范城乡医药费用报销政策,为参保的城乡居民报销补偿医药费用4038万元,报销大病医保基金560万元。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累计调整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800户1556人,确保了惠民政策执行不打折、不走样、不变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提高精准性和有效性,累计投资4262万元,实施了12个村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异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实现脱贫人口4280人。特别是常牧地区三年扶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投资1.94亿元,该镇基础发展条件正在逐步改善,获得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海南州副州长、贵德县委书记杨海龙在县委常委会上用五个“坚持”总结了贵德县2014年来的历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在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在调结构、转方式中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聚价值共识、占领精神高地中弘扬主旋律、迸发正能量。

去年贵德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6亿元,同比增长0.07%;完成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71元,同比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4元,同比增长13%。

县委副书记、县长安木拉在政府工作中强调要以深化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为着力点,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推动旅游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工业为着力点,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以增强投资和促进消费为着力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着力点,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于民。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任重道远,四个“坚持”,八个“着力点”仅仅是贵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支撑点、更是一个起点。

人间四月芳菲尽,又见贵德梨花开,奋进、执著的追梦人们,请你停下远行的脚步吧,让我们一起相约黄河,相约贵德,让勇往直前的我们给疲劳的心灵一个假期,静静地在黄河岸畔聆听蝶唱蜂鸣,梨花树下共诉桑麻。

不为别的,四月,我只是跟贵德有个约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