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五项措施”全力推进民政工作
2015年上半年,贵德民政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理念,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建设、管理、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采取五项措施全力为民解忧。
一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城乡低保清理核查“阳光行动”,审核取消城市低保对象669户1207人、农村低保对象86户253人。截至目前,全县城市低保救助对象共纳入2196户360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及一次性生活补贴6893768元;为农村低保救助对象3334户,8387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094500元,上半年保障金将于近日发放到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有序,投资391万元建设面积1950.65平方米的河西敬老院正式运行,目前35人入住。积极推广社区养老模式,在河阴镇城西社区已开办500平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一所,配备工作人员4名。古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争取年内完工。积极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截至5月底,发放城乡二次医疗救助资金140.6万元721人次。 临时救助工作有序开展,上半年城乡临时救助77人次,发放城乡临时救助款12.02万元;救助流浪乞讨28人次,发放流浪乞讨救助金1700元。
二是认真做好救灾减灾。积极推进“一线工作法”,深入全县7个乡镇进行春荒入户调查,发放救灾青稞32万斤,下拨救灾资金63万元,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做好防震减灾宣传,为群众答疑解难,有效提高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是规范运行五保供养工作。今年核查取消农村五保供养对象79人,新增47人。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4550元提高到5385元,集中供养由原来的5200元提高到6154元。截至目前,为全县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9.03万元。
四是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认真落实各类优抚政策,元旦及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并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等形式积极为退伍军人提供企事业就业机会,为12名退伍士兵发放技术教育培训补贴3.49万元。组织干部群众、驻军部队、少年儿童代表在清明节期间举行祭扫烈士陵园活动,深切缅怀先烈,增强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军地共建,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县,上半年省双拥模范城(县)考评组对全县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进行考评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是扎实做好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救助。截至目前,已审核录入困境儿童182人、重度残疾人1097人。会同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青海省民政厅、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青海省慈善总会为全县贫困家庭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年龄在0--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术前检查,共计筛查患儿157名,符合手术适应症救助条件患儿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