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8-04-0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策 |
索引号: |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8-04-0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
所属主题: | 政策 |
转发县国土资源局关于《2018年贵德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贵政办〔2018〕26号
贵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县国土资源局关于《2018年贵德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由县国土资源局拟定的《2018年贵德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18年3月29日
2018年贵德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为做好2018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政府令第3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全县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简况
2017年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乡镇、各部门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积极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对各乡镇、村社和相关单位的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县国土资源局在汛期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巡查,汛期会同青海省核工业局对河西镇、常牧镇、拉西瓦镇、尕让乡、新街乡、等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查看了安装的预警伸缩仪、裂缝报警器等器材;在常牧镇、拉西瓦镇、尕让乡、新街乡等地的山体滑坡区指派17名监测员,由监测员定期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县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汛后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认真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二、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一)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指导思想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增强防灾意识,把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经常或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进行跟踪管理,加强险情排查,群测群防、预报预警等各项事前防范避灾措施的落实,把重点地区和重要隐患点的预防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贵德县的地质灾害仍以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是居住在不稳定边坡、斜坡下方的群众,泥石流流经区、堆积区的群众和生产生活设施。降雨是诱发崩塌、滑坡的重要因素,当强降雨集中时,有可能引发泥石流。随着天气转暖冰冻层消融,势必造成山体土体的稳定性下降,有可能引发山体滑坡。人为活动也是我县地质灾害中突显出的诱发因素,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应重视工程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每年的5至10月份是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期。地质灾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降雨的范围与强度,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强降雨中心的迭加地区是地质灾害重灾区。交通设施建设和矿山开采等活动,对山体边坡开挖、基础处理不当和废渣弃土随坡排放等,也将诱发不同程度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我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区域
根据贵德县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我县地质灾害的隐患区分布状况按灾害类型分布如下:
1.泥石流灾害分布区:我县大部分乡镇处于山高坡陡,山体裸露,植被稀少的黄河两岸或支流流域,具备引发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条件,汛期遇强降雨后,在这些区域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常牧镇都秀村、苟后扎村、卷木村、切扎村、上兰角村、吾隆村、梅加村,尕让乡阿什贡村、查曲昂村、二连村、尕让村、黄河滩村、千户村、松巴村、希望村、蓆芨滩村、亦扎石村,河东乡贡巴村、麻巴村、王屯村、下罗家村,河西镇才堂村、多勒仓村、贺尔加村、加莫台村、拉芨盖村、木干村、温泉村、西山湾村,拉西瓦镇豆后浪村、多拉村、尼那新村、曲卜藏村、曲乃亥村、叶后浪村,新街乡老虎口村、麻吾村、下卡村、鱼山村。
2.山体滑坡分布区:从地貌来看,滑坡一般分布于地形坡度20—50°的山坡,土体松散,坡脚多数为耕地或村庄所在地,主要分布在河西镇甘家村,拉西瓦镇叶后浪村,河阴镇柳树湾地区,常牧镇吾隆村、豆后漏村、加卜查村,新街乡尕么堂村、麻吾村、上卡村、下卡村,尕让乡阿言麦村、大滩村、俄加村、者么昂村。
3.不稳定斜坡分布区:主要分布在河西镇才堂村,拉西瓦镇曲乃亥村,新街乡陆切村、麻吾村,尕让乡阿什贡村。
4.崩塌分布区:尕让乡阿什贡村区域。
(四)地质灾害防灾监测单位及职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领导分片负责制,承担本地区、本行业的地质灾害安全工作任务。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监测我县地质变化情况;县水利局设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防汛、防灾工作;县民政局对出现的灾情负责提供物资及资金等方面的救助,同时做好救济经费项目的申报工作;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道路畅通,并及时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设施,保证救灾物资运输;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织协调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做好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县气象局负责监测灾害性天气变化情况;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县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和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的防汛防灾工作。
(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1.为有效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防灾工作,成立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 长:杜汉伟 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 员:秦国庆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王兴良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魏 琳 县民政局局长
奎文华 县水利局局长
石金刚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许建昌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钱桂喜 县气象局局长
李应平 河阴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学军 河西镇人民政府镇长
关却俄日 常牧镇人民政府镇长
豆太扎西 拉西瓦镇人民政府镇长
魏 强 河东乡人民政府乡长
多杰拉旦 尕让乡人民政府乡长
马林圃 新街乡人民政府乡长
张继生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张继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各乡镇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的认识,及时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编制好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建立汛期值班制度,村社要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积极发挥监测员的作用,同时发动群众举报灾情,找隐患,做好群策群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取以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县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到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3.加大宣传力度,使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对如何识别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及其发生的前兆、应急避让等知识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教育当地群众在汛期做好应急防范准备,特别是受泥石流危害的村民,汛期要做好紧急撤离准备。
4.对危害较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险段,设立明显标志,提醒群众避险,汛期开展群测群防,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5.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在汛期前要认真组织人员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圈定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区和危险区,及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汛期要建立巡查制度,指定专人随时巡查,通知附近居民提高警惕,注意滑坡山体的变化情况,如发现险情,及时疏散人员并就近通知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
6.各乡镇对发生的地质灾害,必须及时、准确的向县人民政府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国土资源局)报告,所在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及时赶赴灾害点,安全、有序、高效的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7.防灾防汛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灾防汛值班制度,在汛期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派专人外出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应急措施。
贵德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序号 |
灾害类型 |
灾害体名称 |
威胁 |
威胁 |
地理位置 |
1 |
崩塌 |
崩塌 |
3 |
1.5 |
尕让乡阿什贡村四社 |
2 |
不稳定斜坡 |
阿什贡村三、四社斜坡 |
4 |
1.8 |
尕让乡阿什贡村三、四社 |
3 |
不稳定斜坡 |
班曹沟北侧不稳定斜坡 |
29 |
21.4 |
河西镇才堂村二社 |
4 |
不稳定斜坡 |
斜坡 |
5 |
50 |
拉西瓦镇曲乃亥村 |
5 |
不稳定斜坡 |
陆切村西斜坡 |
40 |
16 |
新街乡陆切村一、二社 |
6 |
不稳定斜坡 |
麻吾村南斜坡 |
37 |
56.2 |
新街乡麻吾村 |
7 |
不稳定斜坡 |
它哇南斜坡 |
17 |
8.8 |
新街乡麻吾村 |
8 |
不稳定斜坡 |
麻吾村三、五社斜坡变形体 |
43 |
40.1 |
新街乡麻吾村三、五社 |
9 |
滑坡 |
聂尔寺滑坡 |
12 |
8 |
常牧镇豆后漏村 |
10 |
滑坡 |
加卜查一社一号滑坡 |
15 |
6.6 |
常牧镇加卜查村一社 |
11 |
滑坡 |
吾隆村滑坡 |
7 |
6 |
常牧镇吾隆村一、二社 |
12 |
滑坡 |
拉吉松村北滑坡 |
0 |
5 |
尕让乡阿言麦村 |
13 |
滑坡 |
大滩村滑坡 |
6 |
5 |
尕让乡大滩村一社 |
14 |
滑坡 |
俄加村三社滑坡 |
18 |
52 |
尕让乡俄加村三社 |
15 |
滑坡 |
者麻昂村滑坡 |
4 |
4.5 |
尕让乡者么昂村 |
16 |
滑坡 |
甘家村二社滑坡 |
26 |
5 |
河西镇甘家村二社 |
17 |
滑坡 |
柳树湾滑坡 |
140 |
100 |
河阴镇柳树湾 |
18 |
滑坡 |
拉西瓦镇叶后浪村滑坡 |
22 |
8 |
拉西瓦镇叶后浪村 |
19 |
滑坡 |
叶后浪村二社学校 |
47 |
36 |
拉西瓦镇叶后浪村 |
20 |
滑坡 |
尕马塘滑坡 |
10 |
5.6 |
新街乡尕么堂村二社 |
21 |
滑坡 |
麻吾村二社村中滑坡 |
9 |
5.6 |
新街乡麻吾村二社 |
22 |
滑坡 |
麻吾一社北滑坡 |
5 |
3 |
新街乡麻吾村一社 |
23 |
滑坡 |
上卡村滑坡 |
12 |
8 |
新街乡上卡村 |
24 |
滑坡 |
上卡村西滑坡 |
3 |
4 |
新街乡上卡村155号 |
25 |
滑坡 |
上卡村西滑坡 |
12 |
4.5 |
新街乡下卡村 |
26 |
泥石流 |
曲去且勒沟 |
66 |
18.8 |
常牧镇都秀村 |
27 |
泥石流 |
龙根沟 |
4 |
7.8 |
常牧镇苟后扎村 |
28 |
泥石流 |
卷木村泥石流 |
19 |
10 |
常牧镇卷木村 |
29 |
泥石流 |
土尖昂沟 |
35 |
9.8 |
常牧镇梅加村三、四社 |
30 |
泥石流 |
佐斜沟 |
9 |
7.5 |
常牧镇切扎村 |
31 |
泥石流 |
强隆沟 |
11 |
2.8 |
常牧镇切扎村 |
32 |
泥石流 |
上兰角村东泥石流 |
19 |
12 |
常牧镇上兰角村 |
33 |
泥石流 |
清水沟 |
68 |
12.75 |
常牧镇吾隆村一、二社 |
34 |
泥石流 |
阿什贡村二社北 |
18 |
6 |
尕让乡阿什贡村 |
35 |
泥石流 |
阿什贡村西支沟 |
61 |
38.7 |
尕让乡阿什贡村 |
36 |
泥石流 |
阿什贡村北支沟 |
42 |
10.5 |
尕让乡阿什贡村二社 |
37 |
泥石流 |
阿什贡一社泥石流 |
19 |
5.75 |
尕让乡阿什贡村一社 |
38 |
泥石流 |
亦扎石沟 |
7 |
4.5 |
尕让乡查曲昂村一社 |
39 |
泥石流 |
二连西沟 |
52 |
25.8 |
尕让乡二连村 |
40 |
泥石流 |
尕让村四社江拉沟 |
18 |
7 |
尕让乡尕让村三、四社 |
41 |
泥石流 |
黄河滩村一社泥石流 |
14 |
5.7 |
尕让乡黄河滩村一社 |
42 |
泥石流 |
黄河滩村一社东沟 |
17 |
6.1 |
尕让乡黄河滩村一社 |
43 |
泥石流 |
崖头滩沟 |
4 |
2 |
尕让乡千户村三社 |
44 |
泥石流 |
松坎沟 |
280 |
210 |
尕让乡松巴村 |
45 |
泥石流 |
希望村东沟 |
397 |
80 |
尕让乡希望村一社 |
46 |
泥石流 |
黑峡沟 |
40 |
20 |
尕让乡蓆芨滩村 |
47 |
泥石流 |
席芨滩村三社泥石流 |
34 |
12.4 |
尕让乡蓆芨滩村二社 |
48 |
泥石流 |
泉湾沟泥石流 |
4 |
1.5 |
尕让乡亦扎石村二社 |
49 |
泥石流 |
下浪查沟 |
18 |
23 |
河东乡贡巴村 |
50 |
泥石流 |
赵家沟 |
4 |
4 |
河东乡麻巴村五队 |
51 |
泥石流 |
上浪查沟 |
28 |
24.4 |
河东乡王屯村五社 |
52 |
泥石流 |
虎头崖泥石流 |
3 |
20 |
河东乡下罗家村 |
53 |
泥石流 |
班曹沟 |
5 |
2.5 |
河西镇才堂村 |
54 |
泥石流 |
拉浪沟 |
5 |
2.2 |
河西镇才堂村 |
55 |
泥石流 |
无名沟 |
27 |
15 |
河西镇才堂村 |
56 |
泥石流 |
窑洞沟 |
4 |
5.4 |
河西镇才堂村二社 |
57 |
泥石流 |
拉不提沟 |
9 |
4.6 |
河西镇才堂村一社 |
58 |
泥石流 |
窑洞沟 |
3 |
2.6 |
河西镇才堂村一社 |
59 |
泥石流 |
圆蛋沟 |
7 |
2.6 |
河西镇才堂村一社 |
60 |
泥石流 |
照壁沟 |
10 |
4 |
河西镇才堂村一社 |
61 |
泥石流 |
那隆沟 |
200 |
40 |
河西镇多勒仓村 |
62 |
泥石流 |
贺尔加五社泥石流 |
80 |
10 |
河西镇贺尔加村 |
63 |
泥石流 |
加格浪沟泥石流 |
25 |
25.1 |
河西镇贺尔加村六社 |
64 |
泥石流 |
加莫村一社泥石流 |
15 |
21 |
河西镇加莫台村一社 |
65 |
泥石流 |
塘门口沟 |
23 |
25 |
河西镇拉及盖村 |
66 |
泥石流 |
国家地行沟 |
4 |
2.2 |
河西镇木干村一社 |
67 |
泥石流 |
龙根沟 |
9 |
18 |
河西镇木干村一社 |
68 |
泥石流 |
瓦日尕沟泥石流 |
26 |
40 |
河西镇温泉村 |
69 |
泥石流 |
无名沟 |
8 |
8.8 |
河西镇西山湾村 |
70 |
泥石流 |
哇热沟 |
8 |
7.6 |
河西镇西山湾村三社 |
71 |
泥石流 |
豆后浪二社(达杰切)东支沟 |
27 |
50 |
拉西瓦镇豆后浪村 |
72 |
泥石流 |
拉吉多村北沟 |
78 |
46 |
拉西瓦镇多拉村 |
73 |
泥石流 |
拉吉多村泥石流 |
16 |
4.8 |
拉西瓦镇多拉村 |
74 |
泥石流 |
多拉村二社泥石流 |
38 |
56 |
拉西瓦镇多拉村二社 |
75 |
泥石流 |
新村西支沟 |
32 |
12.4 |
拉西瓦镇尼那新村 |
76 |
泥石流 |
曲布藏王社西支沟 |
10 |
18.2 |
拉西瓦镇曲卜藏村 |
77 |
泥石流 |
曲布藏五社东支沟 |
21 |
14.2 |
拉西瓦镇曲卜藏村二社 |
78 |
泥石流 |
拉吉多村南沟 |
36 |
70 |
拉西瓦镇曲乃亥村 |
79 |
泥石流 |
叶后浪村泥石流 |
13 |
40 |
拉西瓦镇叶后浪村 |
80 |
泥石流 |
老虎口沟 |
18 |
2 |
新街乡老虎口村一、二社 |
81 |
泥石流 |
下麻吾村泥石流 |
9 |
5.6 |
新街乡麻吾村 |
82 |
泥石流 |
麻吾村五社南支沟 |
21 |
8.8 |
新街乡麻吾村 |
83 |
泥石流 |
麻吾村二社南支沟 |
6 |
4 |
新街乡麻吾村二社 |
84 |
泥石流 |
麻吾村一社北泥石流沟 |
27 |
15.8 |
新街乡麻吾村一社 |
85 |
泥石流 |
下水峡沟 |
13 |
10 |
新街乡下卡村 |
86 |
泥石流 |
鱼山村三社北支沟 |
12 |
10 |
新街乡鱼山村一、二、三社 |
87 |
泥石流 |
上牛圈村北泥石流沟 |
12 |
10 |
新街乡鱼山村一、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