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里的大变化
本报记者/高岳
今年春节,对于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才让来说,一家人在一起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百米长龙巡街、社火、舞龙舞狮、每天都有看头。”才让说。春节期间,贵德县以“龙腾鼓舞贺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采取县、乡镇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策划举办了15类300余场精彩纷呈的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该县注重塑造非遗文化过大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形式相结合,社火、舞龙舞狮、皮影戏等全面展示了贵德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创新推出了别具一格的古城挂春联、百米长龙游街、非遗打铁花表演,此外,今年还首次推出了“飞龙在天飞天凤凰”灯会表演,更是把春节氛围拉到了极致,让群众在感受文化情怀的同时,更是感受了有温度、年味足的节日氛围。
才让说,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展现了我们老百姓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儿,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
跟着才让来到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随处能看到喜迎党的二十大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的标语口号,不少农户的房顶上还插着崭新的五星红旗。
一进村口,一棵高大的古树映入眼帘。“团结村”三个绿色大字显得格外醒目,走进村落,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应有尽有……
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于2001年由贵德县瓦家良种繁育场改制而来,距县城21公里,全村现有58户238人,有汉、藏、土3个民族。团结村本身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生态种植得天独厚,吃旅游饭、生态饭成了团结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不二之选。
2013年,团结村引进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随即流转团结、幸福两村耕地及林地2380亩,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资2.3亿元全面建成集花田观光、休闲度假、原生态畜禽产品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景区。
打造生态旅游景区过程中,团结村党支部和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与“美地花田农场”项目“合二为一”,进行统筹规划,推进“党建+乡村旅游”,创建了1331为发展模式的“党建品牌”。
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也为团结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在原址基础上修建了群众文化广场,商业铺面等,还配套实施了停车场、村级污水管网、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改变了村里“脏、乱、差”的现象,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出行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两年变化实在太大了,房子宽敞了,道路平坦了,路灯也亮了,来团结村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说起村里的变化,从小就生活在团结村的才让感慨万千。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带给村民的变化不仅是保护环境,还有村民的思想观念。“以前我们将垃圾丢在路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现在村里设置了垃圾桶,谁也不愿意往地上丢垃圾,游客们都说团结村干净整洁。”村民万玛措感慨道。环境好了,村民们靠旅游增收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村民李生成告诉记者,他家有5亩田地流转给了农场,每年都有租金,加上和妻子工资收入,每月有4000元进账,这笔账很划算。
多年来,团结村通过政策扶持、入股分红、购置商铺、资源租赁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团结村美地花田农庄列为国家级AAA级景区。
2021年,团结村集体经济收益总额达6.76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万元。先后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称号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现如今,靠着旅游,团结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大变样,大伙儿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眼下,团结村已建成含美地花田休闲观光园区、欧洲玫瑰花园、乡村酒店、特色餐饮、露宿营地、旅游公厕、停车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的综合性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了旅游产业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