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牧镇: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为广泛深入宣传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推动“三农”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常牧镇聚焦“怎么讲、谁来讲、讲什么、在哪讲”,采取特色宣讲全覆盖工作法,将宣讲内容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一学三促”活动向村社延伸、向实处发力。
草原宣讲连民心 党的旗帜“树”起来
三月的上岗查草原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一面面鲜红的党(团)旗随着马背上宣讲支队成员的起伏迎风而扬,如暖流一般流淌在山间羊肠小道上。
围坐在草地上的牧民群众正热火朝天的聊着去年家庭牧场的收益情况,大家相互比划着自家牛羊的“腰围”,眼里充满着自豪。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看着几个熟悉的身影进入视线,大家赶忙起身,走在最前面的干部手拿一面鲜红的党旗,牧民群众激动地向宣讲队伍打起了招呼。
“叔叔,最近身体好着撒,高原天气多变可得穿厚些,今年咱们的牲畜养殖情况咋样了?”一下车,镇党委组织委员史颖群亲切地向岗查贡麻村的村民打起了招呼,拉起了家常话。这几天“一号文件”宣讲进入尾声,史颖群和帐篷课堂宣讲组成员走村入户,将一项项“热气腾腾”的政策,带进草原深处……
“乡亲们,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专门讲‘三农’问题,都是与大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哪‘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今年的一号文件共有七个部分、31条,并首次提出实施‘五千工程’,一号文件里你们关心的问题基本都有,听我给你们慢慢讲……”面对大家的疑问,史颖群耐心解读,宣讲现场气氛轻松愉悦。
“有没有种植结构调整的好政策啊?”
“我也想发展家庭牧场,今年打算跟着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一起干,能不能给我讲讲发展思路和前景?”
“村里的农机马上又可以下地了,我去年自己学习了农机驾驶技术,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参与村里的农机服务队,看着大家分红我心里也痒痒,我也想让收入再翻一番”
……
在宣讲现场,村民们围坐在宣讲团成员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他们关切的问题。
“宣讲很接地气!这几年亲眼见证着村里的发展变化,真是一年一个样!听完宣讲我也干劲儿十足了!”村民尖参多杰激动地说。
庭院宣讲聚人气 党的政策“学”起来
小板凳,家常话,大家围成圈圈坐。在豆后漏、上兰角、斜马浪等村,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庭院课堂”“板凳课堂”正在进行着。
“今年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倡导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我把与咱们农牧区息息相关的给大家再细说一下,大家要增强信心,勤劳致富,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宣讲团成员代黎明说道。
“中央1号文件鼓励、支持我们开办家庭牧场、种养殖合作社……如今我们种田的、放牧的更有信心,更有奔头了,还是要紧跟党走啊!”斜马浪村村民铁发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
这是代黎明宣讲一号文件的第6个年头,他深知牧民群众对一号文件的“喜”与“盼”。“现在,正值春耕备播的关键节点,目前,全镇小麦种植面积超过2.2万亩,青稞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饲料作物种植面积3000亩,粮油作物占比92.7%。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正在登记造册,预计发放资金接近400万元。而且咱们自己的红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完成耕地、旋耕、播种作业面积超过3万亩……这些工作还要紧跟镇党委、政府的步伐,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咱们一个都不能落下。”接过电话的代黎明说道。
“坐着小板凳,听着党的创新理论,我们的精神是富足的,一号文件为我们老百姓解决的都是民生实际问题。近些年,惠民项目落实的力度大,不光孙子享受免费上学,我儿子也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我们作为监测户十分感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也为国家的强盛而感到自豪。”上兰角村73岁高龄党员万玛项杰激动地说道。
“我们党支部坚持把‘三农’工作抓长抓常,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找到每个村社的特色和“心魂”,才能让学习和经验落地见效,同时,咱们要不断强化党建+引领,让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激发群众自我进步的内生动力……”斜马浪村党支部书记安延德说道。
“宣讲都到家门口,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嘞。”
车轮宣讲汇民意 党的精神“活”起来
在蓝天白云下,洁白的帐篷里农牧民群众围坐在一起,宣讲团成员冯廷加围绕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怎样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怎样更好谋划产业布局等方面为党员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户外课。党员们结合所思、所感、所悟畅谈分享,现场气氛热烈。
“去年,咱们积极参加了镇党委、政府组织成立的红兴农机服务队专业合作社,农忙期间,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排班制跟班作业,针对本村农户翻耕、收割只收取耕作机耗油费用,实现村集体经济最大程度受益。目前,咱们村综合利润在18万元左右。”
“我会开拖拉机,我能不能加入合作社啊?”
“今年打算继续种燕麦,十几亩地啊,从翻地、播种到收割,原来全靠自己一家3口人,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干就是一整天啊!现在有了现代化的农业操作,我们一家人还能赶农闲再出去找份工作,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合作社的农机具如果需要维修可以随时找我,我有经验,以前都在外地给别人打工,现在惠农政策越来越好,回家创业才是大趋势呢,还能再喝上一碗家乡醇香的酥油茶,这日子啊,美的嘞!”
……
“学习‘千万工程’,要因地制宜,捋清镇村社的“文脉”,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把党建工作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镇宣讲团成员冯廷加总结说道。
“听了今天的宣讲,我感觉心里亮堂多了,不但掌握了许多知识还明白了很多道理。”曲玛塘村年轻党员拉玛拉旦说道。
下一步,常牧镇将继续做好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宣讲,聚焦群众事,丰富理论宣讲形式,实现“精准滴灌”,将党的政策理论说到群众的心坎上,切实让村民心头有盼、心底有谱、手中有方法,信心更坚定、干劲更充足,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补上“三农”短板增添新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