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党建+”让人居环境提“颜值”增“气质”

来源:贵德县河阴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 【字体:

河阴镇积极推进“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整洁、和美小镇,有力形成了“党委引领、支部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常态化治理模式,切实改善了环境、扮靓了颜值,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1

党建+联动,扩大参与广度。建立“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群联动模式,镇党委班子成员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到村(社区)解决问题困难。村(社区)“两委”班子发挥引领作用,对辖区主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整治。党员、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辖区河道、残垣断壁、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集中整治,对房前屋后、自家庭院常态化开展清洁维护。全镇党员“亮身份、树旗帜”,争做环境整治“领跑者”,在“头雁”的带动引领下,形成主要领导带头干、党员群众齐心干的良好局面,为推进人居环境净化整治提供坚强保障。

2

党建+自治,美化镇容镇貌。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脏、乱、差”地段进行集中清扫整治,引导群众共同守护清理后的点位,鼓励群众自主种植菊花、丁香花等景观花树,变“垃圾点”为“景观带”,化“臭水沟”为“香满园”,不断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净化整治成果,打造庭院整洁、路面干净、空气优良的美丽小镇,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成为环境改善的真正受益者。截至目前,全镇共出动人力1900余人次,出动清洁车辆95余台次,清运生产、生活、建筑垃圾等4.5余吨。

党建+机制,抓实垃圾分类。以“设施完善、制度健全、考评激励”工作组合拳为导向,建立了运行管理、积分奖励、分类监督3项机制,村党支部引导群众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填埋垃圾、干垃圾精准投放。设置每周二、周五为统一转运时间,精准考核激励,建立积分奖励、红黑榜公示等机制,根据评定细则对照每户垃圾分类情况实行积分兑换,实现垃圾分类全民参与。发挥党支部作用,建立“党支部—社—党员”微网格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形成全民共参与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共同体。

3

党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人文河阴”公众号、乡村大喇叭、入户走访等方式,讲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将“绿色理念”植入群众心中,树立先锋模范,强化宣传力度。开展“美丽庭院”“五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对庭院整洁的典型进行宣传,形成“比、学、赶、超”的正向激励氛围,不断激发群众自觉改善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形成浓厚的综合整治氛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