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四好农村路”连通乡村振兴好“途”景

来源:贵德县文联 发布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 【字体:

畅行于贵德的乡村田园间,只见一条条蜿蜒的乡村公路,挽着河流,傍着大山,穿过田垄,串着城乡。在35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串连起景区、激活了经济、滋润着群众,展现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新画卷,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交响曲”。

微信图片_20240430171958

乡村要振兴,交通须先行。近年来,贵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为目标,以“建设品质化,管理长效化,养护精细化,运营多样化”为标准,把“四好农村路”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先行领域,积极筹措落实资金,着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实现了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和乡镇通客车100%,进村主干道提质扩面、25户以上自然村通路、农村公路有效管护、路域环境提升”四个全覆盖,并于2021年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走进河阴镇张家沟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令人眼前一亮,错落有致的房屋排列两侧,道路两旁的鲜花开得正艳,路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2

“以前村子里的道路坑坑洼洼,一到刮风下雨天就灰尘四起,如今铺上了柏油路,走起来舒服又平稳,咱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安稳。”村民丁海龙对农村道路的新面貌竖起大拇指。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建设“四好农村路”是一盘大棋,新形势下,高水平运营农村公路,要与完善农村客运网络相融合,与民生事业发展相融合,才能满盘皆活。

借着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的“东风”,贵德县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行政村为触须的通达通畅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3

为让全县各乡镇群众都能享受到安全、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出行,贵德县交通运输局充分考虑全县村镇人口、乘客流量、运距等因素后,合理布局城乡客运线路,科学整合城乡客运资源,增设公交站点牌。

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公交线路12条,辐射全县7个乡镇90多个行政村,公交运营里程260余公里,日发班次348班次。及时优化农村客运线路,将2辆7座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按照循环经营、预约响应的经营模式投放至尕让、河东、拉西瓦、常牧等乡镇的10个偏远行政村运营,群众可通过电话预约方便乘车,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为了保障老年人平安出行,2015年起,县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40万元实行特殊人群优惠乘车政策,分别对65岁以上老年人给予每年每人150元补助资金;对残疾人实行免费乘车;学生减免30%票价等。并积极探索农村客货运输和物流发展新模式,建设农村物流(站)、邮政代办点,开展小件配送业务,推动农村客、货运输协调发展,进一步保障农村居民共享普惠服务。

在此基础上,贵德县客运站也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对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票价优惠50%。购票时,除了到售票处买票,也可以在青海智慧客运和出行365微信公众号购买车票,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

据了解,截至目前,贵德县汽车站服务班线5条,分别为贵德县至西宁市27班、贵德县至共和县3班、贵德县至贵南县3班、贵德县至化隆县1班、贵德县至同德县1班,日均发送旅客400余人。

贵德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褚剑浩表示:“下一步,贵德县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实施行政村通硬化路巩固提升、具备条件行政村通双车道和补短板工作,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认真落实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始终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服务农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抓在日常、做在时常、干在经常,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全力打造‘畅安舒美公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