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镇“四个一”推进矛盾纠纷“家门口”化解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河阴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为民纾困解难为出发点,着力在阵地建设、机制创新、力量整合、服务下沉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格局,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设一个阵地。积极推进“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于2023年8月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中心设“一厅五室”,整合了综治中心、信访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五大中心”资源,同时抽调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司法所等部门业务骨干入驻中心,统一办公,配备由1名主任、3名副主任和8名成员组成的人员小组,承担接待、咨询、分流、受理、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服务等职责,形成中心分流、一站式受理模式,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事务一站清、最多跑一次”。
织密一张网格。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健全完善各村、社区网格队伍体系,建立“主要领导管总,分管领导主抓,班子成员包片、村干部包村、网格员包户”的“五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党建+网格”,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在19个村社区划分1个大网格、19个中网格、195个小网格,管理13327户33463人。做到党委立在村(社区)中、支部建在网格上、小组落到楼栋里,使党的力量下沉到服务群众路线,实现“网”尽百姓事、服务“零距离”。
探索一套方法。采取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重点走访、事后回访的“四访”措施,整合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包村工作组“4+N”工作力量,对群众来电、网格上报、“12345”收集、信访转办的各类矛盾纠纷和案事件进行统一归集,按照排查登记、任务分流、纠纷化解、结果反馈、事后回访“五步工作法”进行调解,推动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协调联动。以村(社区)为单位,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情况分析研判,做到提前介入、提前调解、防患于未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快速有效化解,进一步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自年初以来,我们排查了31起各类矛盾纠纷,并成功调处化解了28起。
提供一条龙服务。在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立5个服务窗口,统一受理群众各类纠纷、信访、诉求等事项,在综合服务窗口进行“分流”,根据群众具体诉求分流至全镇各个业务服务窗口精确办理,将法律咨询、调解团队、诉讼服务、律师援助等多方力量串联应用,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矛盾事项,实行领导包案化解机制,由包案领导牵头进行联合调处。不断延伸基层调解触角,发挥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利用人熟、地熟、事熟和专业优势,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在家门口“一站式”解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