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突出“五个持续发力”助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
今年以来,贵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重大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州县委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共同性为方向,以“测评指标体系”为“指挥棒”,努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突出“四个持续发力”助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决战决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期满重新申报各项工作任务。
在政治引领上持续发力,高位推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把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召开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迎国检推进会,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推进会精神,全面回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历程,深刻分析当前示范创建工作中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短板弱项,科学谋划推动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提档升级。紧扣县委全会确定的攻坚克难具体任务,紧密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十一进”创建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制定印发《2024年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创建任务、明确具体措施,推动“九个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品牌矩阵建设,政治引领、党建统领、党政同责、社会同创、全民共建的创建工作格局持续巩固。
在宣传教育上持续发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全县工作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制定《贵德县村干部“讲好普通话”提升履职能力行动计划》,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导讲坛1次,开设党校专题培训课程4节,征订发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100册,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素养。开展“护苗行动”“红领巾讲解员”“送法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德育和法治教育。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深入开展“寺庙法治宣传月”活动,全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寺庙,举办伊斯兰教教职人员专题培训班1期,教育引导教职人员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规范化管理,动态更新展陈内容11块,1-5月份共接待省内外各族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全县各类媒体平台推送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民族政策、典型事迹、创建工作等动态信息200余篇(条)。
在文化认同上持续发力,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龙腾鼓舞贺新春”系列活动,通过县乡镇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场次,引导组建社火团8支、歌舞表演队11支、服饰表演队11支,策划举办社火大赛、百米长龙游街、民族传统射箭比赛、服饰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15项300余场,开展文物进校园活动1次,在各中、小学校举办剪纸、舞狮、威风锣鼓培训班3期,持续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互鉴交融。举办藏历木龙新年晚会、第三届舞龙舞狮大会、拉西瓦镇2024年传统春耕文化节、“非遗传承绽放文化魅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非遗篝火晚会、“乐动青春·唱响贵德”贵德县第二届青年歌手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周末广场活动33场次,着力搭建各族群众文化互鉴互促、情感互联互通的平台载体,让各族群众在参与融入中“沉浸式”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魅力。
在交往交流交融上持续发力,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持生态旅游立县发展定位,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举办“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春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暨海南·贵德第十八届黄河文化旅游季,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大使授牌暨文农旅融合发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二十余项活动,着力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品牌共享、客源共享、信息共享,为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各族群众在广泛参与全域旅游新业态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红管家”等社区多元共治载体,大力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宣讲活动375场次、26311人次。扎实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政工作,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在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1-4月份,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临时救助对象、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1563.4万元。在7个村开展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试点项目,开展助餐、助洁、代办等养老服务9792余次。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线上带岗“云牵手”、就业服务“零距离”线上线下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完成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2848人次。举办黄河源“我为高原种棵树”公益植树活动,栽植各类苗木34万余株,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黄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下达第一批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236万元,实施项目27项,新纳入监测户40户127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58项,其中续建项目126项、新建项目32项,计划总投资65.7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1.7亿元,全县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基础不断巩固,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团结奋进的伟大实践中持续升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