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采取六项措施巩固生态立县之基

来源:贵德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4-11-12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贵德把生态建设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扎实开展环境整治,有力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采取六项措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地区生态功能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态、宜居、宜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力促进了地区长足发展。

一是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工作,巩固“清清黄河”金名片。为加强水源地环境安全工作,组织力量开展了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清理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实施了岗拉湾县城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强化了饮用水源地周边危险化学品运输等流动源监管工作,并在水源地设立了网围栏、警示标语牌等,启动实施了县城老旧管网改造及雨污分流工程,确保了水源地安全。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定期监测工作,使污水处理厂排放达标率达到100%。确保了我县57.42平方公里河流水面水质优质达标。

二是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力度,提倡文明生产。按照“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源头参与、全程监督”的工作原则,重点查处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等违法行为,并采取还林还草作业修复的办法,关停违规违法采挖的砂料场,责令违规违法采砂企业恢复生态环境。截止目前,先后出动执法人员80人次,检查企业40余家,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0项、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97项。并查处违规开采矿产资源30余起,收缴矿产资源环境恢复保证金77.2万元。

三是扎实落实生态建设项目,推动绿色贵德建设。把落实好生态建设项目作为生态立县的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联动全县上下,狠抓项目落实,在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同时,强力推行舍饲禁牧,划定草畜平衡区165万亩,草原禁牧199万亩;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目前,完成造林106.94平方公里、防治草原鼠害110.55万亩、农村环境连片整治32个,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3.98%,林木绿化率达14.50%。

四是加强节能减排力度,倡导低碳生活。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等综合措施,着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投资近亿元实施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天然气输配等工程,铺设天然气输气管网68公里,安装天然气3000余户,淘汰燃煤锅炉21台,关停水泥厂、大史家砖瓦厂等污染严重的企业3家,停产休业粘土砖厂5个,转型建设新型建材场1个;财政补贴投放新能源燃气公交车20辆,改造县城街道LED节能路灯1512盏。

五是加强科技应用水平,高效开展空气、土壤质量监管。争取实施了pm10、pm2.5自动监测站项目,加强了砖瓦厂、建筑工地、餐饮等扬尘污染领域的整治工作,有效降低了扬尘油烟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研制开发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提高全县耕地地块土壤肥力状况监测及配方施肥能力。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达30万亩,亩均减少不合理用肥3.3公斤(折纯),农作物增产12.5%,累计节本增效90万元,有效改善了土质环境。

六是积极引导全民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全县上下共建生态文明城镇的良好氛围。一方面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微信等媒介和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水与生命主体音乐会等大型文体活动,宣传“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另一方面,结合法律“七进”、“三下乡”等活动,采取专题讲座、文艺汇演、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景区景点环境整治、“白色污染”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和义务植树活动,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延伸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机关、学校、社区、家庭等各个方面,倡导人们树立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有力的增强了群众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