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利部对口支援贵德水利事业结硕果
自201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国家水利部对口支援贵德县以来,国家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从组织领导、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人才培训、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贵德水利事业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建设时期,以水促发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态的现代水利示范县建设得到加快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规划引领作用显著。在水利部陈雷部长、矫勇副部长、刘宁副部长的亲自过问、亲自审定下,水利部水规总院历时一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青海省贵德县现代水利示范县发展规划》,并经水利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后启动实施,《规划》是指导2011至2020年时期贵德水利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了项目、人才、科技相结合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加快形成,为贵德水利有序、快速、持久、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为贵德县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在《规划》引领下,贵德县水利局于2012年编制了《青海省贵德现代水利示范县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重点确定了2012-2020年度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总投资30.3亿元。其中,2012-2014年度计划投资16.24亿元,实施项目61项。目前,已编制完成50项项目可研或实施方案,灌区节水改造、城乡供水、防洪治理、水土保持等《规划》内项目前期工作如期推进。
二是项目落实成果显著。四年期间,通过实施水源和灌溉工程,贵德县共衬砌改造各类渠道314.4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8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4568亩;新建蓄水工程6座、13.6万立方米;新建提灌站7座、改善灌溉面积5100亩。通过实施城乡供水工程,累计解决6.35万名城乡居民、17.3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并带动了餐饮业、服务业、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和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实施东河、西河和龙春河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河道31.24公里,新建防洪堤62.64公里。特别是,东河防洪治理工程县城段撬动了土地开发、商贸旅游和生态观光发展。据统计,2011年—2014年,我县水利部门共落实各类水利建设项目134项,实际完成投资8.4亿元,年均投资2.1亿元。其中,2014年落实项目36项、计划投资2.53亿元(含中央投资2.1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投资较上年同比下降9.4%,中央投资同比增长46%,为历史之最。
三是综合帮扶成效显著。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水利部采取多措并举、综合帮扶的方式,加快现代水利示范县建设进程。一方面,水利部千方百计专项安排多项规划外的水利建设项目,推动地方水利的大投入、大建设。如,总投资1000万元的贵德县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总投资1600万元的贵德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总投资4400万元的全省第二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总投资1.26亿元的2014-2016年全省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等,使水利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水利部想方设法安排涉及民生和水利改革的项目,推进地方水利的深层次发展,规划内的多项重大工程得以突破立项审批困难,相继开工建设,部分工程已发挥显著效益。如:群众期盼已久的拉西瓦灌溉工程累计落实资金2.02亿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联合审查,今年将全面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备受社会关注的马什格羊水库工程累计到位资金1.3亿元,将于2016年建成,水库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审批;贵德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三河”地区供水水源工程已投入运行,保障了县城及周边28个村社5万余人的生活用水需求。
四是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通过为贵德县派驻长期挂职干部,举办全国水利局长、乡镇水管站长、水利扶贫基层干部及专业技术干部培训班等方式,为贵德县培训水利人才44人(次),有力提升了水利队伍综合素质。通过实施2012年山洪灾害防御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以及计算机网络及会商系统完善、预警系统完善、群策群防系统完善和图像监测系统建设,填补了县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空白,水利信息化体系建设步入正轨;通过抗旱服务队常规物资、专用设备配备和水政执法船只购置,水旱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水行政执法能力明显增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