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县农牧区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来源:贵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牛文华 发布时间:2015-08-2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贵德县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县农牧区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共设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31所,设病床68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6.3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88名,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7人;医生201名、护士87名,医护比例为2.31:1;乡村医生147人,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21人;民营医院5家(其中1家正在筹建中)、个体诊所27家;零售药店34家,药品配送中心1家、Ⅱ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家,基本形成了以县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基础,民营医院、个体诊所为补充的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初步统计,近年来共争取到中央、省、地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改厕、配置急救车等,县与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三是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等活动,采用在岗培训、选送进修和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等措施,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各医疗机构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质控措施,完善医疗服务考评标准,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实施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

四是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全县基础免疫规划集中率达到98%以上,扩大免疫规划接种率达到95%以上,妇幼重点管理人群管理率达97.85%,2014年全县出生新生儿1445人。建立了农牧区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筛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报”制度,2014年共筛查慢非病9488人。

五是农牧区食药市场得到有效净化。加强对从事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对食品市场的检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近年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1000余次。同时,通过聘请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加大对全县农村药店、村卫生室规范化药房的建设,依法打击游医、药贩,共取缔非法行医场所2个、人员2人。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有效地净化了农村的食品、药品市场,促进了农村食品、药品的安全。

六是医药购销体系和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创新。积极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严格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基本药物。从2012年起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2014年起药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构建了有效的农村医疗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

七是农村爱卫工作蓬勃开展。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学校、托幼机构、农村为重点,广泛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和慢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来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自2007年以来,共改厕15128座,改厕率达到65.8%。各乡镇所在地和县乡新农村示范点都聘请了清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