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四举措力促寺院规范化管理
贵德县以“三基”建设为契机,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加强宗教寺院管理,着力夯实民族宗教工作基础。
突出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机制。将宗教寺院社会管理纳入县、乡、村年度考核内容,做到宗教寺院社会化管理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强化乡镇、村社宗教事务管理,全县7乡镇、60个民族村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99座宗教活动场所建立了民主管理组织,更换不符合要求的寺院民管会印章70枚,督促99座宗教活动场所办理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同时,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与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组织寺院僧侣定期学习消防知识,开展消防演练,成立安保小组,在节庆及敏感节点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了宗教场所的安全。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和谐氛围。深入开展“两讲两促”活动,在全县各宗教寺院活动场所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集中宣讲37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3480余份,开展巡回宣讲、解经释教等活动30场次,举办全县教职人员法制培训班1期75名,选派2名阿訇参加省级培训。同时,为确保法制宣传常态化,确定寺院法制宣传员46名,在寺院经常性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发挥寺管会作用,推进管理规范化。健全完善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寺院社会管理和寺院内部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寺院管理干部作用,围绕管人、管事、管钱等重点,严格落实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宗教活动管理和僧侣请销假、出入寺、活佛住寺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定员管理和持证管理,严把僧侣入寺关,指导寺院民管会依法办事,使寺院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注重解决困难,大力改善基础环境。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下功夫解决各宗教活动场所水、电、路、通讯等方面的困难问题。2015年以来,投入资金151.42万元,为134名僧侣落实危房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了投资80万元的文昌庙和浪查村人饮工程建设项目,落实寺院维修资金3万元,发放电视接收设备121套,铺设寺院硬化道路327公里,架设小型桥梁10余座,落实危房改造和奖励性住房建设项目363户,目前,全县99座寺院全部实现了通水、通电。(张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