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牧镇开设“三个课堂”变冬闲为冬忙
入冬以来,常牧镇把培训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方式,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按照以产业发展定培训重点、以培训需求定受训对象,精心安排部署,全力组织实施,进一步活化培训指导方式,组织扶贫工作队干部和牧业六村牧民群众集中开办“三个课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开设“双语”课堂。为进一步提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更好地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常牧镇举办了藏语培训班,对30名45岁以下且不会藏语口语的精准扶贫工作队成员进行培训,从12月15日开始,每天下午在镇党校学习1个小时的藏语口语。同时,为了加强干部群众间相互交流,牧业6村开办“夜校”学习汉语,选派懂藏汉双语的扶贫工作队干部给他们教汉语。截至目前,牧业六村夜校学习班均已开班,第一批学员达398名,发放学习课本210本,学习光碟210套,并发放了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
二是开设技能课堂。以提高农民素质、强化劳务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技能型劳动力转移为方向,结合我镇各村劳动力的实际,因人施教、按需施教。对妇女群众,主要围绕烹饪、刺绣、藏绣等技能开展培训,对青壮年农牧民群众,主要围绕汽车驾驶、泥瓦工、挖掘机等技能开展培训,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增加收入来源,加大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22期,1200人。“过去到了冬天,我们就闲在家,没事干。如今,镇上利用冬闲时间组织培训班,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实用技术,还教我们说汉语,为我们明年外出务工拓宽了渠道,这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脱贫致富谋路子。”拉德村受训学员在培训班结束时高兴地说道。
三是开设科技课堂。积极与县科技局衔接,邀请专业人员,于12月14-19日分别在下岗查、上岗查、都秀、吾隆、拉德、切扎村举办科技培训班,通过面对面授课,为1110名牧民群众讲授了相关牛羊养殖、繁育技术、疾病预防、畜棚建造、饲草料种植等技术,并对牧民群众的现场提问进行了耐心解答,达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期间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发放养殖资料1200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