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一进二看三算四问五议”精准识别到人
一进农户察民情。设计制定了涉及147项指标的农牧民家庭生产生活和收入支出情况的调查表,由30余名县级干部牵头、从机关事业单位抽调6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全县119个行政村和99座寺院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精准扶贫调研。
二看状况究根源。向48个贫困村派驻工作队,进入12945贫困人口家庭与户主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子女读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实地查看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查看农田、山林、种养等发展基础和状况; 了解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和食品支出情况、贫困程度情况、外出务工收入情况、教育支出情况、家庭劳动力状况、医药负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对贫困户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共摸清全县2970元扶贫标准以下的经“两线合一”的贫困农牧民12945人,其中因病致贫1493人,因残及其它原因致贫5631人,因学致贫440人,因缺乏技术致贫566人,因缺劳力致贫74人,因缺资金致贫1164人,因自身发展不足致贫3577人。
三算收入分类别。算农户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进行动态化、常态化管理,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970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相当于2010年2300不变价)的5821贫困人口纳入一般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970元,同时家庭成员因重大疾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暂时性困难,生活陷入困境的2556人纳入低保贫困户,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和产业扶贫双重扶贫;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970元,并符合一、二类保障对象的4568人纳入低保户,享受低保兜底政策,确保精准脱贫“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下”的目标。
四问民意出对策。向村社干部群众代表问发展良策,向创业能手致富大户问致富经验,向上访户意见户问矛盾原由,向困难户低保户问期望需求;对掌握的基础数据和征求的民意进行汇总分析,分门别类地归纳梳理出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研究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发展实施方案、“九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和行业扶贫实施方案。
五议结果保认可。严格执行“五认定、五把关、三公示”制度,以村民民主评议方式对认定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空挂户,基本信息是否真实等情况进行核查,经村驻村工作队、乡镇主要负责人、县级联村领导逐级审定签字并上报,确保信息完整、准确、真实、可信。并通过电视台、政府微短信平台、村级公开栏等,全面实现社会化实名公示,确保扶贫对象认定得到群众认可、社会满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