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4-12-2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重大项目 |
贵德梨花小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贵德梨花小镇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贵德华茂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贵德县城北部,毗邻黄河清大桥南侧,地块所在地北邻黄河,东邻西久公路。
项目概况:“贵德梨花小镇”项目总投资51920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220.72亩,总建筑面积112822.01 m2,其中体育馆5288.39 m2;商业53700.51m2;住宅23833.11m2;酒店30000m2;停车位492个。住宅共289户,1156人。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当点声源为110dB(A)且置于场界边缘时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防治措施:
①选用产生噪音较小的低噪音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
②文明施工。装卸、搬运钢管、模板等严禁抛掷,木工房使用前应完全封闭;
③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强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杜绝夜间施工噪声扰民;
④保持设备良好运转状态,不增加不正常运行噪声等。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扬尘对周围敏感点有一定的影响。
防治措施:
①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架设2—2m的高墙,封闭施工现场;
②对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
③设置专用场地堆放建筑材料,堆放过程中要加盖遮布覆盖,以防止建材扬尘;
④运输车辆采用封闭式车厢或加盖遮布封闭运输,禁止超载;
⑤施工场地道路每日应定时洒水,在大风日增加洒水量和洒水次数。
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主要为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施工废水和民工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
防治措施:
①施工废水:通过在工地建废水沉淀池,施工废水必须经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②生活污水:盥洗水用于厂区降尘,食堂废水排入简易旱厕用于周边农田绿化。
4.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将影响城市的容貌和景观。
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必须集中分类收集,并且及时统一运输至垃圾场处理。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力和物力,在15日内将工地建筑垃圾及渣土等处置干净。
5.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评价项目的水污染源主要是来源于居民楼、酒店、商铺产生的各类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约为万23.3万m3/a。
防治措施: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排放浓度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中相关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后达标排放。
6.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建设地上停车位,汽车排放的尾气较少,属无组织排放,可通过自然通风散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住户均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采暖,居民厨用采用天然气;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防治措施:居民厨用产生的烟气和厨房油烟经抽油烟机排入专用排油烟通道,排至楼顶排放。
7. 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主要噪声源为供水水泵房等机械设备噪声和停车场机动车辆产生的机动车噪声,均需应采取必要的降噪防噪措施。
防治措施:
①通风设备采用低噪声型,且其吊装设备采用减振吊架、落地式安装设备采用弹簧减振器或橡胶减振垫,进出口设软接头,风机进出口风管处安装设消声设备,机房墙体做吸声处理,机房门为隔声门;
②柴油发电机组除机组下设减振装置、排烟管上设消音器外,机房亦做消音、隔声处理。
③水泵加装减振器,进水管道设可曲挠管道橡胶伸缩接头以减小水锤冲击和水泵振动产生噪声,连接水泵进出口的水管、进出机房隔墙处与运转设备连接的管道均采用减振吊架;
8.运营期固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建设项目各功能区产生的垃圾主要以生活垃圾为主。
防治措施:生活垃圾由物业公司袋装收集后清运至垃圾中转站,再由市政环卫统一集中清运至市政垃圾站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日清运1次,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应对垃圾收中转站、垃圾桶及时进行消毒杀虫,避免气味散发和蚊蝇滋生。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总结
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目录之列,项目经贵德发改局出具《贵德县企业投资备案表》(贵政发改备(2014)25号),属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土地利用性质为商住建设用地,用地(《土地证》(贵国用(2014)第351号)及选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63252320140037号)经贵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批准,符合《贵德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100%的公众对项目建设表示支持,无反对意见。
总体上,本项目在认真落实设计及环评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强化社区环境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转前提下,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环评技术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对本项目的总体看法和态度;
项目建设过程中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公众对本工程选择的地理位址有何看法;
公众是否同意项目的建设。
如果您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沟通。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该项目及周围环境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我公司反映。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七、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陆建联 李杰 赖亮
E-mail:ljzrkk-123@163.com
联系电话:028-83395555
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三段88号汇融国际1号楼E座18F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