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贵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2-02-2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2021

贵德县河东乡人民政府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28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及省委第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州委第十三届十三次全会、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工作会议及县委第十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乡党委、政府以各阶段中心工作为核心,大力开展法治政府创建活动,并注重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确保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力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突破和创新。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深化河东乡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我乡法治不断深入,建设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求真务实、勤勉尽责、开拓创新为我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了一个有力的法治屏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法制工作取得新突破

1.确立并坚持依法行政工作年度计划制度。结合河东乡实际,我乡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计划,法治政府建设紧紧围绕维护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为宗旨,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乡政府实施,各部门各村社配合,全社会共同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对法治乡镇创建工作的领导,根据年度计划认真组织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专项目标,使依法行政的工作任务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加强依法行政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一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二是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派遣人员参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组织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二、注重工作创新,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1.认真开展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我乡对涉及三农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认真组织清理,全面完成了清理任务。

2.依法办理涉法事务,充分发挥作用。

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积极献计献策,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公务用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求,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治理环境,为我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依据《城乡规划法》开展麻巴村整治,在保宁村开展自注腾退试点,目前在全县进行全面推广;保宁农家院整村推进工作中通过诉讼依法追回资金17万元,19.2万元红利得以确认,目前处于上诉阶段。

三、强化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1.建立健全普法学习制度。

(1)乡党委制定了九井乡“七五”普法学法制度、考勤制度,并与各村分别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规定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每月学法不少于2次,逢单周一为学法日,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和村社干部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认真组织乡镇干部参加法宣在线的学习和相关法律知识的考试。

(2)以村级为载体,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各村组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对《宪法》、《土地承包法》、《土地法》、《安全生产法》、《禁毒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学习,让其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每月学法时间至少在1-4学时,牢固树立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意识。

重视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学校开设有法治教育课,聘请了法治副校长,法治教育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师资“四落实”,学习时间每月至少在2-4学时,聘请青海磐瑞律师事务所律师进行普法讲座;坚决抵制校园暴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校学生践行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2.狠抓法制培训和宣传落实。

(1)举办“七五”普法骨干培训2期,主要内容是:《土地管理法》、《退耕还林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邀请乡法律顾问微宋天莲律师,对全乡乡村组干部和党员进行了法规的宣传讲座,通过讲座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全面正确领会和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

积极利用专刊、标语、印发资料等方式进行普法教育宣传。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活动进行法律咨询,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4次,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解答群众疑难困惑;各村张贴固定标语40幅,印发宣传资料12000份,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

四、强化推进依法治乡

按照县全面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乡。各村以《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为依据,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村工作,根据辖区内各村各单位实际情况,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涉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法律手段管理实务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为基层三个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二是民主管理制度。各村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内容合法、程序依法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实现村民和村委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三是民主监督制度。以“四公开”为原则,全面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共事务的公开制度,切实做到每季度公开一次,建立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财务管理,审计制度等一系列的民主监督制度,把村干部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开展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针对农村存在的一些影响正常经济秩序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假冒伪劣农产品、偷盗、邪教、封建迷信以及多种民间纠纷等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一是对于违法犯罪行为,配合有关机关予以打击;二是属于民间纠纷的,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治保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化解,妥善处理,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重大事项及时上报”;建立群防群治机制,确保社会稳定。

(3)通过普法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了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素质,解决了一些老大难和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