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33000000/2024031900000138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3-1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2023 |
贵德县民族宗教事务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一年来,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六次、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海南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切实加强民族宗教法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法治政府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现将民族宗教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单位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单位“一把手”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第一责任制,持续推进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统筹安排部署。认真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目标要求,把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和普法宣传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监督。三是强化民族宗教领域法律援助力量,充分发挥民宗局依法行政咨询团的作用积极动员,切实提高了全系统法治政府建设知晓率与参与度,开创了“法治民宗”建设新局面。
(二)加大宣教力度,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一是完善学法制度建设。组织开展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全年累计开展集中学法会8次,组织全局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学习培训2次;目前具有执法资格人员7人,法制审核人员1人。二是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宗教领域深入推进的“深化三项教育、实现三个提升”、“崇俭戒奢”教育、藏传佛教寺庙“教风建设年”“法治宣传月”“民法典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截至目前,举办各类宣传活动27场次,参训人员达13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00余份,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参加省州各类政策法规培训班6期267人,宗教教职人员受教育面达100%以上。
(三)健全长效机制,落实信访工作职责。一是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服务工作。充分认识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把加强信访工作作为推进新平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维护群众信访权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切实健全属地管理、综合解决、依法规范民族宗教信访长效机制。截至目前,集中学习《信访工作条例》1次,依法办理县信访局转办案件2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求助、投诉7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二是自觉接受地方监督。年内接受县级政协提案1件,建立工作台账,规范办理工作流程,并对照提案诉求内容,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提案人联系,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确保答复工作的严谨性和针对性,办结率100%。
(四)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宗教领域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严格落实省州民宗部门和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在原有的责任清单基础上,重新梳理完成民族宗教权责清单,并完成录入工作。二是切实发挥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职能,及时公布民族宗教领域权责清单及办事指南,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清单”,截至目前共受理民族变更申请2份,办结符合变更条件的2名,全年无行政处罚事项。三是严格执行宗教活动报备管理和审批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抓实宗教活动场所土地使用确权登记工作,依法依规审批宗教活动2场次,依法补充完成2名活佛转世灵童寻访认定前期准备工作。四是严格落实政府规范性文件合法审查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州的相关规定,及时成立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机构,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人员机制保障,明确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主体,制定本单位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备案审查制度,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参加州级的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按时完成司法局安排的关于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摸底调查工作。严格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工作要求,认真完成规范性文件核查及清理等相关工作,未出台规范性文件,无清理规范性文件。五是规范清真食品市场秩序,防范涉清真食品风险隐患,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联合公安、文化、市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21家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饭店、学校内设清真食堂进行抽检,全面排查假冒“清真食品”“清真食品不清真”或推送涉清真食品虚假信息、配送服务是否符合《青海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条例》以及“清真”标识使用情况,对1家卫生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肉食品生产经验单位和1家生产环节不符合规定的冷库进行了限期整改,依法办理 “清真”标识牌3家。六是依法加大对宗教领域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思维,组织召开民族宗教专项组会议、平安贵德建设工作推进会和扫黑除恶“回头看”百日攻坚暨宗教领域乱象整治打击攻坚行动部署会,会同各乡镇、一、二区寺管会常态化开展寺庙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年内开展宗教寺庙安全生产检查59次,排查安全隐患40处,整改完成38处,长期整改2处,切实消除寺庙各类安全隐患,有效保护了寺庙和宗教教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今年我们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的合力不足,民族宗教部门宣传的多,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少;上级要求的多,基层主动宣传的少,宣传氛围不够浓厚。二是宣传工作面不广。目前的普法宣传活动注重县城,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村寨的普法宣传活动较少。由于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巩固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长期坚持培训和学习。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干部队伍执法能力,切实推进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的创新发展。
(一)持续加大学习宣传力度。严格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民族宗教普法工作,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的爱国热情,提高法治意识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国法大于教规的政治意识。
(二)持续改善依法行政作风。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等减证便民改革目标。积极开展宗教领域的“一公开”“双随机”检查,全面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改进执法方式,多种方式开展行政指导,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执法管理的目的,推动实现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
(三)持续提升队伍综合能力。以提升干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水平、廉政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执法干部素质,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党政领导、民宗干部队伍的政治敏锐性和处事应变能力、对政策法规的把握和运用水平、主动适应宗教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的新能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